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22日公布有关“教育工作者对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港校普遍已开展多元爱国教育活动,其中以“举办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最为普遍,其次为“举办内地交流考察”及“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79%)。今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亦有逾8成港校“安排学生观看阅兵仪式”。教联会建议,学校可结合香港抗战遗址开发研学路线,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有关调查于10月初进行,共收回428份有效问卷,涵盖中小学、幼稚园、特殊学校及大专院校。调查指出,香港学校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日趋多元,其中以“举办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最为普遍、占88.8%,其次为“举办内地交流考察”(84.1%)、“与内地学校缔结姊妹学校”(79%)及“在特定日子举办国民教育活动”(78%)。亦有逾7成学校透过“组织校外参观活动”及“校内展板展览”推动相关教育。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今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调查显示,超过8成港校“安排学生观看阅兵仪式”,近半数举办“专题书籍或图片展览”。至于举办抗战历史专题讲座、参观抗战香港遗址、举行抗战主题比赛、观看抗战纪录片或电影等,各有两至三成学校安排。
在提升学生对国情、国史、中华文化等方面兴趣的方法中,受访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中华文化学习体验活动”(84.1%),其次为“内地交流考察活动”(78.5%)及“参观本地历史文化遗迹”(76.2%)。教师亦建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创新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教育”等课题。
不过,港校教师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仍面对不少困难,主要包括“课时不足”(54.7%)、“缺乏互动性教材”(53.3%)及“人手不足”(50.9%),近半数教师亦反映“专业培训不足”。因此,逾六成教师期望教联会提供“到校或跨校专业支援”,并举办更多经验分享会及讲座。
香港教育局早前公布优化高中的中史及历史科课程框架,包括历史科加强了解近代中国历史。
教联会当日也提到,适当增加一些中国历史,对于学生“了解整个中国与世界历史之间的互动是有帮助的。”强调优化的目的在于补充不足,并非忽略其他世界历史。
根据调查结果,教联会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强化教师培训、学校增加“抗战主题跨学科研习”及“烈士悼念活动”等活动,认为可结合香港抗战遗址开发研学路线,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等。(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