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召开
新京报讯 据体育北京官微消息,10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召开。副市长司马红向代表团授旗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主持会议。

代表团团长、副市长司马红向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运动员代表冯雨授北京代表团团旗
司马红指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外各项重要赛事中战绩卓著,为祖国争了光,为北京添了彩。全运会是我国规格和水平最高、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对北京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阅,也是展示首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北京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上已经取得良好开局,在后续比赛中,要一鼓作气、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再创佳绩。她对北京代表团提出三点希望:
一要提高认识,展现首都风采。树立为国争光、为首都添彩的远大理想,把个人志向、全运梦想同新时代首都发展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展现北京体育健儿自信阳光、勇毅向上、开放友善的精神风貌。
二要追求卓越,勇攀竞技高峰。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又一个四年的艰苦备战,非常不容易,决赛阶段更要乘势而上,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做好全方位服务保障,教练团队要精心筹划、科学施训、精准备战,让运动员以最佳竞技状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三要保持本色,文明安全参赛。坚决落实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要求,恪守体育道德,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维护好代表团的纯洁形象和首都的良好声誉。认真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确保代表团顺利参赛、平安返回。

运动员代表艾雨南发言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宣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领导成员名单。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通报全运会北京市备战参赛组织情况。举重运动员艾雨南、击剑教练员仲满分别代表出征运动员、教练员发言。

教练员代表仲满发言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竞技比赛项目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全国运动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最新成就和“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创新之举,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湾区的重要举措。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现场
本届全运会北京代表团呈现以下亮点:
一是参赛规模全面超过上届。我市派出1002名运动员,参加31个大项、312个小项的资格赛,有757名运动员在31个大项、265个小项上获得决赛资格,资格赛参赛规模和入围决赛规模全面超过上届陕西全运会。在运动员中,男运动员381人,女运动员376人;有7名奥运冠军,12名世界冠军;年龄最小的是11岁,年龄最大的是55岁;517名运动员首次参加全运会,占比68.3%,157名运动员将踏上第二次全运会征程,83名运动员有两届及以上全运会参赛经验。
二是集体球类项目亮点纷呈。“三大球”项目设22个小项,我市入围决赛18个小项;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等项目全部晋级决赛。其中,篮球项目实现男子和女子八支队伍全面入围,女子排球项目全组别参赛,成年男子排球队和男子手球队将向金牌发起冲击。在已结束的足球项目男子16岁以下组决赛中,北京获得冠军,创造全运会历史最佳战绩,也是北京代表团本届全运会竞技比赛项目首枚金牌。
三是重点项目持续巩固竞争优势。乒乓球、跳水、花样游泳、柔道、跆拳道、射箭、网球(青年团体)等项目承担起争金夺牌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重点运动员和老将竞技状态保持良好,年轻运动员积极备战力求发挥最佳水平,重点项目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在已结束的决赛中,我市共获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个第五名、1个第八名,为北京代表团决战粤港澳大湾区取得了开门红。
四是新兴项目展现发展潜力。攀岩项目获得6人6项满额的决赛资格,将努力完成夺牌任务;北京滑板队成为除东道主广东队外,唯一实现全项目(4人4项)入围的队伍;霹雳舞是新增设项目,北京有两位运动员晋级决赛圈。这些项目有望成为新的奖牌冲击点。
五是群众赛事活动稳步推进。竞技比赛项目之外,我市共有760名运动员参加22个大项、142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在篮球、乒乓球、象棋、足球、毽球、保龄球、轮滑、模型等比赛类项目上已斩获7枚金牌、9枚银牌、7枚铜牌。在群众展演广播体操项目上,北京获得一等奖,实现历史突破。后续将在羽毛球、网球、空手道、桥牌、三人篮球等优势项目上继续拼搏,全面展现我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成效。
市体育局和市教委有关领导,市体育局有关处室、直属训练单位负责人,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人员代表参会。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