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来到广州,参加专题调研情况交流会。
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继续在广东省东部进行专题调研,今日(13日)调研组行程进入最后一天,来到广州参加专题调研情况交流会,听取省政府负责领导有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向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反馈专题调研的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本次粤东的调研看到了粤东地区的发展活力,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潮汕文化以及粤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粤东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本次粤东之旅看到了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文旅典范,可以结合香港和粤东地区的特色,共同设计爱国主义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她指出,人才是推动进步的关键,要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让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吴秋北表示,调研粤东包括澄海区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和宏腾玩具展厅。踏入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瞬间被浓厚的科技感包围,现代化生产线马达轰鸣,精密仪器有序运转,这里简直是玩具界的“梦工场”从酷炫的变形机器人到萌化人心的互动玩偶,再到寓教于乐的益智玩具,每一件都充满创意巧思。宏腾玩具展厅同样精彩,琳琅满目的展品荟萃众多优秀企业的心血,让人目不暇接,他期望粤港持续加强更深入的合作。
陈勇表示,粤东地区的红色旅游、非遗文化保育传承等经验,非常值得香港借镜。例如,香港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进一步与香港历史连结,从而激发港青把爱国主义发扬光大。他续指,香港市民只需两至三小时的车程乘高铁到粤东地区,认为两地在旅游、创新产业等很多方面也应加强协同发展,携手努力为国家的高质发展贡献力量。
陈振英指出,自身从事银行业多年,今年政府报告工作中的首两项重点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建议粤东地区可参考香港银行支援中小企的经验,要求地区内的金融机构划定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的一个固定额度,推动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运用潮汕地区侨资力量,吸引侨资的金融机构和资本落户。
林至颖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产业协同与制造业升级,香港高校可依托前端研发优势,与粤东三市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二是绿色能源与环保合作。粤东海洋资源丰富,香港在海洋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优势可助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文旅资源联动开发汕潮揭启动文旅领域合作项目,香港可利用其国际化平台推广潮汕文化,共同开发“潮侨文化+生态旅游”线路,联动大湾区黄金内湾,吸引全球游客。
黄锦良表示,此次调研让他充分感受到粤东地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教育发展、人才培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巨大。香港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着世界一流湾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
邝美云表示,粤东地区透过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研学”模式鲜活实践非遗保育与传承,既活化传统技艺,又带动地方经济,将与现代生活、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值得香港借镜。她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应大力推广广东汤文化,大家可以合力制作、推出一部药食同源、有益身心、弘扬中华文化的《汤水纲目》共同说好广东故事,说好湾区故事等。
李应生表示,潮汕地区商机蓬勃,建议内地与香港建立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的企业协作机制,以及鼓励粤东地区企业与香港各行业的商会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项目咨询窗口,支持中小企拓展市场解读政策措施等,促进跨境合作。
冼汉迪提出五个方面建议,一是开通汕头与香港的邮轮线路带动两地旅游业发展,开发“潮汕非遗+香港都市”主题产品。二是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原型开发创新文旅产品。三是吸引潮汕地区华侨回乡发展。四是拓展“一签多行”“一周一行”适用城市。五是进一步推广“刷脸”通关模式。
李圣泼提到,潮汕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文脉绵长。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立足各自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明确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既分工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融合发展。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黄玉山提到,在本次调研中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赞同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坚持创新性的前沿基础研究,瞄准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广东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在调研三环公司的时候,也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