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国际 / 正文

中美日内瓦谈判 谈得怎么样?

11日晚间,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的经贸高层会议后,双方各自举行了记者会,对会谈进行了介绍。中美都表示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美方的表述明显更为“积极”。如何看待双方表述上的这一差异?中美谈判的前景如何?

香港新闻网5月12日电 (记者 王少喆)11日晚间,中美在日内瓦举行的经贸高层会议后,双方各自举行了记者会,对会谈进行了介绍。中美都表示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美方的表述明显更为“积极”。如何看待双方表述上的这一差异?中美谈判的前景如何?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就此书面采访了资深财经、国际问题评论员鲁宁。采访全文如下:

1、谈判后双方各自发了声明,虽都表示积极,但美方的表述似乎更加急切,是否需要对国内有所交代?

鲁宁:一觉醒来传来好消息,当地时间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似乎谈得不错。由中美双方各自发布的新闻通稿就都印证了总计长达16小时的会谈,为破解中美经贸僵局谈出了一个良好开局。

中方通稿围绕五个关键词展开:坦诚、深入、建设性、实质性、重要共识,一个词比一个词重要。其中,“深入”一词在通稿中使用了两次。

“我们在非常重要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会谈富有成效“----美方发布的新闻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所说作为主基调。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对美媒强调“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如此迅速地达成共识,反映出双方分歧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作为主要补充。

中美商定,当地时间12日,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以公布本次会谈的更多具体内容和会谈细节。这似乎已前提向外界交底,本次会谈的确有若干成果能拿得出手,同时也意味着联合声明的部分内容和措词,仍需要双方技术团队作讨价还价式的打磨。

有两个细节值得把玩:中方新闻发布由中方牵头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何立峰亲自出场。美方新闻发布由美方牵头人、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共同唱主角。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出本次中美会谈不但气氛不错,而且的确谈出了一些具体进展。

这一次,中美围绕会谈发布的新闻,总的基调都是“唱多”而非“唱衰”。具体而言,中美双方却又存有“温差”:中方的新闻措词相对平实,这既是基于以往与特朗普及特朗普团队反复交手的经验积累而留有余地,又与中国人说话做事相对内敛的秉性有关。美方的新闻把话说得过满,一方面,美对华发动的关税战已打成“损中八百而损美一千”,无法向美国国内舆论交代,尽快与中国达成妥协,几乎已成美国民间和市场的普遍性期待,特朗普及特朗普团队必须要对美国民意有所回应。另一方面,喜欢甚至故意把话儿说满,乃盎撒人自大傲慢的性格所致。

2、是否像美国财长说的,双方分歧没有想象中大?像特朗普说的,取得巨大进展?

鲁宁:前文所及,在谈判前以及在谈判成果发布时把话说满,抑或故意散布和放大有利于己方的不实消息,甚至直接无中生有,亦是盎撒人的惯用手法,特朗普及特朗普团队尤其如此。此等伎俩偶尔使上一回,可以在舆论面前把谈判失利或处于被动的责任甩给谈判对手,让对手方替己方背上缺乏诚意的“黑锅”,可此类招术若使用多了,就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根据上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方把中美双方围绕关税战及整个经贸战的性质定义为“国际经贸斗争”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中美关税冲突是美方强加的结构性冲突,要想破解此“结构”,其最核心的一条是,美方率先取消特朗普“2.0版关税战”强加于中方的145%的单边关税。迄今为止,美方对中方的这一核心诉求视而不闻,改由特朗普本人出面施放诱饵,说什么“对中方降低一半关税是有可能的”云云。如此这般,“双方分歧没有想象中大”、“取得巨大进展”等美方惯用话术, 哪还有半点正面引导意味可言?

3、中美谈判当前的各自国内背景如何?国际背景怎样?

鲁宁:先分析国际背景:特朗普对除中国除外其余国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90天,原本以为可将中国“孤立”起来,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若把中国视为反对关税战的一根旗杆,那么,这一个月间,这根旗杆越举越高、越举越挺。中国旗杆不但撑住了,而且成为一根全球共同对付特朗普关税战的一根标杆。

在此拿日本与英国剖析之:日本是第一个与美国商讨妥协的国家,特朗普也对率先拿下日本信心满满。结果,受益于塌下来的天由中国硬顶着,石破茂与特朗普交手三次,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迄今无法降服日本。降服日本受挫后,美国改攻英国。英国在上周被美国攻破,但美国收复的几乎是座“空城”。英美年贸易额大抵在1000亿英镑,英美关税协定的主要成果是,以英国降低农产品进口标准换取美国降低对英汽车关税,听上去倒也说得过去,但所涉年贸易总额不到40亿英镑,不到英美年贸易总额的1/25,若要说美国占到了巨大便宜?实在太牵强附会。这两个例子,对准备与美方谈判,目前处于观望状态的70余国,会起到怎样的隐喻和启发,难道还有必要直接挑明么?

所以,对特朗普及特朗普团队而言,与中方会谈亦是一把双刃剑。谈成了,美中双方固然双喜,但也无形中激励更多国家做足与美国软磨硬泡的心理准备及斗争策略。谈不成,则因为有中方在前面“挡道”,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同类谈判更加无从谈起,就是想谈,由于主要矛盾未能化解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和“连锁反应”,美方也必然心绪不宁、四处遭遇“软钉子”阻击……、

再分析中美各自国内背景:背景太宏阔,只取中国的一个“面”----一般认为,关税战4个月打下来,剔除正常滞后因素后,4月份中国的外贸数据就会十分难堪了 。实际情形是,当月中国出口同比增幅比世界主要经济预测机构普遍预估高出约6个百分点----4月,中国出口国际普遍预测值最多增长2%,实际增幅高达8.1%。再剖析“面”上的一“点”----4月对美出口直降19.1%,对东盟出口却大增21.7%,由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盘子比中国对美出口的盘子整整大了一倍,不但对美出口损失全部得到对东盟出口之对冲,而且还赚到了“另类贸易顺差”约70亿美元。回头剖析美国的一个“点”----只举例长滩港和洛杉矶港,乃中国输美产品的前两大接收港,4月份最后一周,有美媒派人蹲守了7天,居然没有一艘中国货轮进港装卸,而两大港务当局则披露,4月份中国产品卸货量分别直降30%和40%……

4、据称分析师普遍对中美短期达成协议不乐观,谈判预期走向如何?

鲁宁:不光是分析师们不乐观,我也对此不乐观,全球主流舆论亦普遍乐观不起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基于中方自关税战以来一以贯之的严正立场,即便特朗普单方面将现有145%的关税降低一半,也成不了中方的“开胃菜”。中方的“开胃菜”是首先废除强加于中方的一切单边关税,这是中国商务部的官方态度,包括本次日内瓦会谈,始终未作改变。但至少在当下,美方会视中方的“先取消一切单边关税”为“强美所难”。

现状和预期都是“美变我亦变”,简单讲,美方若取消强加于中方的一切单边关税,中方立马会恢复对美农产品和油气能源的大额进口,虽说对美贸易并非中方的生活而只是生意,但特别善解人意之中方,定会充分照顾美方的诉求尤其是感受。

强者对决,能量或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一季度,中国增长5.6%,美国负增长0.3%。二季度,中美目前都还不好说,但大趋势定不会改变。经济之外,政治、外交、军事、人文、社会,中方在全面发力。美方则苦于力量不济加精力不够,顾了东西则难顾南北,到6月底,若中美关税战仍处于胶着状态,美方的日子相对于中方,会比眼下更难。(完)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