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熙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一如所料,大量旅客访港,为本地旅游业注入了强大的动能。不过旅客剧增,同时亦使城市承载力面临新考验。今次不是个别景点出现人潮汹涌的情况,反而是旅客出入境热点落马洲港铁站因为人流太多导致了“塞人、塞网络”的问题,稍一不慎更可能会出现人踩人的危险,确实需要特区政府责成港铁尽快解决问题,确保往来群众“出入平安”,提升接待质素和旅游体验。
据了解,由于人流量过大,当天落马洲港铁站内的流动数据以及免费Wi-Fi不胜负荷,大量使用手机支付程式出闸的内地旅客一时未能读取到“乘车二维码”,使车站人流出现瓶颈。报道更指出,有部分旅客堵塞时间高达三小时。特区政府有必要介入了解事件,并要求港铁尽快提升网络承载水平,以应付大量的出入境人流。
港铁在短期内亦应该在上水或粉岭站提前呼吁旅客,把握时间预先开启相关的“乘车二维码”,以分流旅客在不同站点的网络服务,相信亦有助于减轻单一口岸的网络承载量。
当然,长远而言特区政府须把握是次的经验进行研究,相关的出入境口岸是否有必要提供“乘车二维码”出入闸功能。在大方向上,笔者当然同意港铁在其他站点提供有关的服务,以便利旅客的出行。可是,日常生活上,相信大家也看到过有人因为不熟悉操作,或者在闸口前才施施然打开手机,都会影响其他乘客出入闸的效率。相关的情况如果放在人流密集的关口,只要有一定比例的旅客出现上述问题,情况将更为严重,类似的情况就会再次发生。
因此,特区政府要研究如何鼓励旅客在关口统一使用实体车票或八达通,以加强通关的效率。例如可以参考韩国的经验,为了鼓励市民或旅客使用T-money交通卡(类似香港的八达通),有关的车费会比单纯购买单程票多一些折扣。港铁亦可以在保留二维码的基础上,以经济诱因引导旅客使用八达通或单程车票,以提升出入闸的效率。
整体而言,今次事件对港铁和特区政府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除了要责成港铁尽快完善配套、优化服务外,亦应该同步检视各个环节。例如现时有不少旅客也反映,在口岸等待过关时,相关的网络经常断线,需要香港与内地合作以解决有关问题。希望特区政府积极应对,以便让旅客乘兴而来,同时又尽兴而归。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