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逾四成疣患者延误治疗 专家:HPV疫苗对疣无预防作用

搭地铁,与家人共用毛巾,也会感染皮肤病毒“疣”?扁平疣、寻常疣、足部疣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症。ESDlife今日(6日)举行了关于“港人卫生意识及皮肤健康调查”的发布会,介绍疣的种类超过100种。

何嘉谦介绍防病毒的方法。(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摄)

搭地铁,与家人共用毛巾,也会感染皮肤病毒“疣”?扁平疣、寻常疣、足部疣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症。ESDlife今日(6日)举行了关于“港人卫生意识及皮肤健康调查”的发布会,介绍疣的种类超过100种。

点新闻记者提问,既然搭地铁时,也容易接触到疣病毒,那么在前往公共场所后,市民应该进行什么防治措施?

医生何嘉谦回应称,市民在生活中很难避免接触地铁扶手,事后用酒精擦拭是很好的方法。他自己习惯用肥皂洗手,擦手30秒。其实脏的东西不会即刻入侵皮肤,只要及时清洁即可。另外他指出,病毒不一定透过伤口感染,也可以从免疫系统的虚位进入。

疣是由过滤性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症。尽管高达94%的受访者听过“疣”,惟有33%的受访者未知道疣具有传染性。部分受访者更误将疣混淆为其他皮肤问题,如鸡眼(46%)、细菌感染及发炎(34%)、瘜肉/肉痣(23%)、癦痣(13%)、油脂粒(6%)等。

记者进一步提问,接种HPV疫苗,是否对疣病毒有预防作用?

何嘉谦回应:最新版本的HPV疫苗是“九合一”,即预防通过性行为传播的9种HPV病毒。实际上HPV病毒是一个大家庭,有100多种,疣的病毒并不在疫苗的防护范围之内。

调查中,有5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毛巾,44%会在公共场所赤脚运动,40%会与家人共用毛巾、抹手巾、化妆粉扑、剃须刀、指甲钳及拖鞋等私人物品,33%有伤口未会贴上胶布覆盖,有24%的受访者会在外试用护肤品及化妆品等。专家指这类型的行为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并传染疣至他人。何嘉谦表示:“HPV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透过接触患者皮肤或带有病毒的物品传播。与家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或于公共场所接触或使用共用物品,均会增加感染风险。”

疣不仅是外观问题,更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社交生活。何嘉谦指:“疣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颈部、手部和足部等。由于疣具有传染性,其数量可能随时间而增加,最初可能仅有少数,逐渐发展至数十甚至数百个不等。”调查显示,61%的患者疣出现在颈部,52%出现在面部,位置明显。当中66%受访者的疣出现了一年或以上,有1成更出现了长达十年以上仍未有适当处理。52%患疣受访者因影响外观感到懊恼、48%指疣会四周蔓延,数量愈来愈多、28%缺乏自信及影响社交、26%曾被视为皮肤传染病患者、19%现红肿、痕痒和疼痛难耐,会导致失眠及影响日常生活,更有9%表示不想穿泳衣去泳池或海滩。

41%疣患者没有处理问题,原因包括担心治疗费用昂贵(27%)、不知道患处是什么,所以未有处理(10%)、不知道是由HPV感染而导致,觉得未有需要处理(9%)、未知原来疣会传染他人(8%)。何嘉谦表示:“虽然部分疣有可能自行消退,惟不少患者会误以为疣是其他皮肤问题,非专业人士未必能正确判断是否生疣或是其他皮肤情况,故建议应及早求医,对症下药。此外,为了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公共物件后,应注意清洁双手,不要与人共用贴身个人物品,均可减低患上疣的机会。”

经济因素是患者延误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同时发现,56%曾脱疣人士未有申请保险索偿,更有高达45%的人不知道脱疣疗程可申请医疗保险索偿。

(点新闻记者周倾芫报道)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