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健慈
近日,影响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次会议关乎国家发展的根本方向与长远未来。作为国家发展蓝图的关键一环,紧锣密鼓筹备中的“十五五”规划,正是落实这一治理体系、迈向新征程的具体行动指南。对于正处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关键阶段的香港而言,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并前瞻性地思考如何对接“十五五”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香港法律学者,我认为这是香港法学界必须肩负起的时代责任。
四中全会的核心在于“制度”与“治理”,而“十五五”规划则将聚焦于“发展”与“蓝图”。两者互为表里,完善的制度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科学的规划是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从法学视角看,一套完备、稳定、权威的法律体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香港而言,这意味着国家的整体法治进步与宏观发展策略,共同构成了香港未来繁荣稳定的最坚实依托。我们极需将香港自身发展,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十五五”新征程的大局中考量。
展望“十五五”,国家势必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香港的普通法传统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在这一进程中不仅不能缺席,更应扮演“超级连络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香港法律界应主动研究“十五五”规划可能带来的新领域、新业态,例如数字经济、绿色金融、人工智能治理等,积极探索香港普通法在为国家提供跨境法律风险防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智慧财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推动两地法律规则在“一国”框架下的顺畅衔接与机制创新,将是香港贡献国家、同时提升自身国际法律枢纽地位的历史性机遇。
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四中全会强调维护国家安全,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实践。展望“十五五”,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仍是发展的首要前提。法治是安全的基石,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作为法律学者,我们应当清晰认识到,全面准确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与执行机制,不仅是香港的宪制责任,更是确保香港能够无缝对接国家战略、吸引全球优质资本、保障社会民生福祉的核心条件。一个法治彰明、社会安定的香港,才能在国家新一轮发展中把握先机。
总而言之,四中全会所擘画的治理蓝图与“十五五”规划即将展开的发展画卷,共同为香港指明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清晰路径。香港的法律界同仁,应以专业、前瞻和理性的态度,将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与展望“十五五”规划紧密结合。我们应坚定维护以宪法和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善用香港的法律优势,主动为国家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中可能面临的法律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贡献香港法律人不可替代的智慧与力量。唯有如此,香港才能在“一国两制”的正确航道上,与祖国同发展、共繁荣,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治・教育科技促进会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