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及大新银行有限公司21日联合发布《团结香港基金–大新银行大湾区行业发展指数2025》。
基金会调研团队今年继续追踪大湾区内11个城市在六个重点行业的发展表现,包括金融服务、创新及科技、贸易及物流、制造、建造及房地产、文化体育及旅游。另外,近年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AI应用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更是推动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愈来愈多大湾区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机遇。有见及此,今年《指数》新增AI及企业出海两大主题,探讨企业遇到的挑战和发展策略,并对政府提出针对性建议。
《指数》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两个方法,分析逾120个指标,超过1,300个数据点,访问逾3,400间大湾区企业,以提供多维度、科学化的评估。《指数》显示,大湾区综合六个重点行业的按年增长率由去年的4.9%加快至今年的7.1%,创科成增长火车头(+14.8%),制造业持续迈向智能化发展致高增长(+8.1%),建造及房地产跌势放缓,由去年-2.9%收窄至-0.4%,其他行业发展步伐稳健。
香港三大行业继续领跑: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文化体育及旅游蝉联榜首
1.金融服务方面,第一名的香港以85.6分大幅抛离次席的深圳接近10分,并按年录得6.2%增长。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强势复苏,上半年共有42只新股上市,集资额列全球首位。年内股票市场交投活跃,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4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八月实施的《稳定币条例》更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批实施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彰显香港打造数字金融中心的决心。
2.贸易及物流方面,香港以82.5分继续保持枢纽地位,广州排名第二。尽管近十年来香港海运走弱,但空运进出口额的上升却足以弥补海运的跌幅,整体进出口额除疫情期间以外仍录得上升。最新数据更显示,香港进出口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达9.5万亿港元,比第二名的深圳长期高出一倍以上。虽然地缘政治将持续为行业注入不确定性,但低空经济和无人车的迅速发展正带来新机遇。
3.文化及体育旅游方面,香港取得79.3分再次居首,广州几乎与香港并驾齐驱。香港的“基础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3月启用的启德体育园,截至9月中已经举办超过30场体育盛事和演唱会;“经济贡献”方面,香港的文体旅业增加价值连续两年居首,按年增长13%。随着全新体育基建的落成,香港发展盛事经济将更具优势。
深圳广州于创科和制造业稳居头两位 香港建造及房地产业表现有所好转
在其他三个行业中,深圳和广州在创新及科技业连续两年稳居头两位,香港排第三。区内科研实力和新兴产业规模显着提升,行业增长达14.8%,为六个行业当中最大;制造业方面,因应大湾区各市政府推出补贴政策,鼓励制造业导入AI和自动化设备,整体行业发展提速,增长率由去年的5.0%上升至8.1%,深圳和广州继续领跑大湾区;在建造及房地产业,香港则上升一位排第二,广州继续排榜首。尽管行业仍录得负增长,但受惠于一系列“撤辣”措施,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比撤辣前有所回升。
信心指数展望:市场对来年前景偏向乐观
信心指数显示,六大行业的现状值(2025年)和未来值(2026年)分别为55.5和57.3,两者较去年均上升约5点,并高于50分界线,反映企业普遍对当前行业发展持积极态度,认为未来一年前景偏向乐观。受国内AI技术突破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创新及科技业展现出最乐观的情绪;在关税战的阴霾持续笼罩下,贸易及物流业的取态最为保守。
各行各业广泛应用AI技术 三大挑战犹存
问卷调查显示,94.5%的受访大湾区(包括香港)企业以及91.8%的受访香港企业在日常营运中应用业务中有利用AI技术降本增效,甚至创造新的收入来源。然而,不同行业在AI应用上均面对人才短缺、数据安全隐忧及缺乏合适AI 服务的三项挑战。本研究针对香港如何加强AI的应用方面提出三项建议:
1.教育及培养人才
《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已提出订定中小学的“AI素养”学习架构,框架内可涵盖明辨思维、私隐保护和伦理等元素;大专院校可将AI 纳入通识或必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基本的AI 素养。大学也可透过校企协作让学生更早接触业界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从而提升AI人才的实战能力。
2.加强数据安全
企业在决定将数据储存在云端或内部伺服器时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确保数据处理过程已采取脱敏程序;企业亦应制定关于AI 应用的行为守则或内部指引,提供清晰规范。
3.建立公共AI平台
政府可担当协调者和推动者,支持有需要的行业建立公共服务性质的AI平台。政府可评估不同行业的需求,尤其具关键战略意义但智能化水平有限的行业如旅游业,协调各方汇集数据,确保AI红利能惠及各行各业。
香港需为企业出海提供端到端价值 摆脱金融独大刻板印象
问卷也包括对企业出海的调查,结果显示逾半受访内地大湾区企业表示有意出海,尤其是创新及科技、贸易及物流以及制造业的企业。它们面对内地市场的激烈竞争,寻找新增长引擎的意欲殷切。受访企业所选的出海目的地首要为潜力庞大的新兴市场,包括东南亚(34.8%)和中东(16.6%),比例较传统欧美市场(各自约12-13%)高。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具备顶尖的专业服务能力,加上司法独立以及普通法制度等独特优势,能协助出海企业把握全球市场机遇。本研究建议,香港除了巩固既有优势,更需要建立完整的“出海价值链”(图1),为出海企业提供端到端服务。香港汇聚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和多间国际认可的检测机构,可以提供市场研究和定位、产品开发和国际认证服务。香港也能为高科技产品提供沙盒测试场景甚至满足小批量生产需求。特区政府可藉优化现有驻外办事处网络的政策,以提供更全面的品牌推广和商务配对等在地服务;亦可在北部都会区内划出用地发展智能微工厂产业。最后,特区政府须更主动向内地企业展示香港在“出海价值链”的作用,满足企业出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博士感谢团结香港基金一直以来对大湾区发展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并促进各界把握区域发展的脉络与机遇。陈博士表示:“《指数》今年以『AI创新』与『企业出海』为主题,正正与行政长官于上月发表的《施政报告》紧密呼应。‘AI’与‘出海’不只是两个产业议题,更是推动香港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透过政策引导与市场力量的结合,我们有条件把这两个优势做大做强,为企业、人才和资金创造更广阔的舞台。”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李正仪博士对是次与大新银行的合作,以及其给予基金会的支持,表示感谢。李博士指出:“大湾区六个重点行业在创新及科技业的引领下,整体增长势头有所加快,这说明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香港、深圳和广州等大湾区城市深化合作,携手构建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系统,区域正迈向升级转型的新阶段,并迎来可持续的发展机遇。”
大新银行副主席、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先生指出:“大新银行一直秉持‘与客同行’的理念,致力与香港及大湾区的客户共同成长,为他们创造切合独特需要和机遇的专属价值。大新银行很高兴在2025年再次成为《指数》的独家冠名赞助机构。透过深入分析,企业可掌握跨境市场的新兴趋势,并了解大湾区企业及中小企的实际需要。今年的双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带来的转型潜力,以及香港在协助企业‘走出去’的角色,正好切合现时的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在制定前瞻性及策略性决策时,提供重要参考。”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水志伟先生指出:“近八成受访企业(79.6%)认同AI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可见由AI赋能的技术,不论是尖端的无人驾驶、机械人,还是普及的生成式AI工具,都能协助各行各业降本增效,甚至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要进一步推进AI与产业深度融合,政府可集中提升劳动力的AI素养,加强区内数据流通,以及建立公共服务性质的AI平台,让各行各业均可享受到AI发展带来的红利。”
团结香港基金大湾区发展研究主管麦颖聪先生指出:“大湾区企业近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出海已成为关键发展战略,目的地首要为潜力庞大的新兴市场,包括东南亚(34.8%)和中东(16.6%),比例较传统欧美市场(各自约12至13%)高。香港除了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外,还可以提供从市场定位至小批量生产的端到端服务,以满足企业的全方位需求。”(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