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文化 / 正文

多国博主探访山西古建 感受东方美学

“男子左手覆于右手之上,女子右手轻搭左手,腰背微躬,敬意自显......”晋祠圣母殿前,外籍博主和专家在礼仪老师指导下学习传统拱手礼。这份跨越千年的礼仪,成为他们理解山西古建筑文化的第一把钥匙。

中新社太原10月16日电 (记 者 范丽芳)“男子左手覆于右手之上,女子右手轻搭左手,腰背微躬,敬意自显......”晋祠圣母殿前,外籍博主和专家在礼仪老师指导下学习传统拱手礼。这份跨越千年的礼仪,成为他们理解山西古建筑文化的第一把钥匙。

外籍博主和专家在礼仪老师指导下学习传统拱手礼。杜长泉 摄

10月14日至17日,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8个国家的10位外籍博主和专家探访山西古建筑,从千年榫卯中感受古老智慧与营造哲学。

晋祠创建于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集建筑、园林、雕塑、碑刻艺术于一体。俄罗斯博主赵诗玥在参观时感慨:“我之前接触的多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而这里有更悠久的古建筑群,让我深感震撼。”

山西现存古建筑28000多处,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元代以前木构建筑保存数量尤为突出。“这些珍贵的实物样本,完整记录中国建筑从唐至清的技术演变与风格传承。”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说,山西古建筑以其时代序列完整、结构类型多样而著称,清晰展现了中国木构技术的演变脉络。

步入平遥古城,外籍博主和专家穿梭于古城街巷、深宅大院,体验晋商传统服饰,了解晋商历史,感受“汇通天下”的智慧,在青砖灰瓦间触摸中国明清时期的商业文明。

来自乌克兰的博主卡丽娜已在中国生活3年,丈夫是山西人。此前她对山西的了解仅限于“面、醋、煤”,通过这些年的亲身体验,她开始关注并拍摄古建文物。她说:“在山西,历史和日常贴得很近。”

接下来,外籍博主和专家还将赴王家大院,品味砖瓦木石中蕴含的营造智慧;赴崇宁堡,体会民居与堡寨的巧妙融合;赴广胜寺,仰望飞虹塔上琉璃的传世绝艺。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