鲗鱼涌一个地盘上月发现重约1000磅的二战遗留空投炸弹,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到场处理。
全运会即将举行,警务处爆炸品处理课加强人员训练,包括了解不同比赛场地的情况,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可以快速应对。高级炸弹处理主任李展超日前接受访问时表示,他们有参与联同其他部门的桌上演练,配合救护及消防等的行动。
爆炸品处理课平日会在渣甸山的基地进行训练,包括模拟处理土制炸弹,人员在行动中遥控驾驶小型机械人拆弹,亦会温故知新如何安全使用炸药。
鲗鱼涌一个地盘上月发现重约1000磅的二战遗留空投炸弹,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到场处理。李展超表示,相比2018年在湾仔北地盘发现的炸弹,今次鲗鱼涌的炸弹邻近民居,他形容危险性及挑战更大。今次行动期间天气恶劣,他说,会再研究防雨措施,以及延长仪器的备用时间。
当日当值的炸弹处理主任张立得,以往曾以后备小队身份参与支援,亦在接受训练阶段参与过处理战时炸弹,今次是他首次正式上场。张立得说处理危险操作时会采用“一人风险”原则,万一遇到不幸都可减低伤害程度。他指出,整个拆弹过程是应用日常训练及经验,并由同僚及上司协助完成,过程中亦会作最坏打算。
发现爆炸品的位置,很多时是污渠、地盘及山边,工作环境是爆炸品处理课人员所说的“3D”,即是污秽、困难及危险的英文缩写。他们汲取过往经验,增添方便夜间观察的远距离监察器材,亦引入因应本港需要而设计、由内地制造的拆弹机械人。至于打开空投炸弹的水力磨砂切割机器已属第三代,使用上更为简单直接,切割外壳的技术处理由以往开圆孔,改为开长方形孔,以释放压力,减低发生意外机会。爆炸品处理课人员要求严格,需要冷静灵活思路,亦要体能及耐力,内部要成功投考转职并不容易。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