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47项药品拟退出台湾,台当局卫生福利主管部门官员13日称,这些药品都是依规定提前通报,多数药品均有替代选项,不会造成实际缺药问题。
据报道,今年有多项民众常用药品暂停供应台湾市场。当局统计,今年截至9月底,已有47项药品通报退出台湾市场。有医师表示,此事唯二解方是提升健保费用以及民众可自费买药,否则未来只会有更多药品退出台湾。
台卫生福利主管部门负责人石崇良13日回应称,这次涉及的47项药品,是药品停止供应的通报案件,不代表市面上会出现缺药问题。且这47项药品都是老药,并非新药,在台湾几乎都有学名药可替代,不会造成实际缺药问题。仅有1项用于器官移植的针剂型抗排斥药物较为特殊,目前评估库存可使用至明年底,也会进口同成分产品作为补充。
他说,将尽快让专案进口的短期替代药品也纳入救济范围,保障使用者权益。针对药品供应问题,正在研拟新措施,包括扩大通报范围,未来不再限于必要药品,所有药品退场前都必须提前6个月通报;缺药期间统一调控供应,避免抢药或囤药潮,维持供应稳定。
台湾基层药师协会表示,今年退出台湾的药物比过去大幅增加,是重大警讯。若等本土药厂制造替代药品,恐缓不济急。加上物价、人工成本都在上涨,预期明年还会有更多药物退出。呼吁当局应向厂商了解退出市场原因,并与专科医师、专家学者共同讨论,评估临床治疗是否会受到影响,同时从药价制度层面积极应对,争取让原厂药留在台湾。(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