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尉苑
在立法会即将迎来换届之际,梁君彦、马逢国等多位资深议员陆续表示不再谋求连任,引发各界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属正常的人员更替,是政治生态发展的自然过程;也有个别声音猜测,弃选决定“或受到外部压力”。其实,从香港发展的整体脉络来看不难发现,老将引退的背后是周全考量与大局意识,也反映出“爱国者治港”下政治氛围日趋稳健。
香港法例并未为立法会议员设定所谓“退休年龄”。历届议员年龄跨度相当大,既有三十多岁的政界新丁,也有较为年长但仍能履职尽责的老将。老、中、青结合体现出制度的韧性——历史与未来并行,传承与更新并重。
实际上,今次多位资深议员选择主动退场,并非完全抽身事外,而是以从容和理性的姿态完成“交棒”。这展现了一份气度、一份信任:他们愿意让年轻一代逐步肩负更多责任。从多人宣布退选的帖文可看到,他们有信心特区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延续,也对后辈们寄予了厚望。
不容否认,在任何政制里,新老交替都是政治健康的象征。就香港而言,“爱国者治港”不仅是政治原则,也是一种制度信念,更是确保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石。其意义不在于谁进谁退,而在于延续共同的治理理念与责任精神。资深议员退位让贤,为新一代成长腾出空间,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传承。这样的秩序与节奏,恰是政治成熟的表现。
至于部分舆论将不连任与“外部压力”挂钩,既显狭隘,也低估了资深议员的判断力。他们从政多年、历经风雨,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选择,绝非一时冲动或受人左右,而是审时度势后的理性决策,不应被无端揣测或曲解。何况,老将离场并非完全“归隐”,他们仍可透过智库顾问、荣誉职务、政策研究等多重角色,持续发挥经验与影响力。
自2021年完善选制以来,本港的议会文化已从对抗走向协商、从内耗转为合作,机构运作也日趋务实。资深议员的政治智慧固然是宝贵财富,而新一辈的专业背景与创新视野,则可为社会注入新动力。如此交替不应简单理解为代际竞争,而是好制度在实践中的共生共进,达至以老带新、以新促变。
当前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关键期,社会对高效议政、务实施政抱有更高期待。面对经济转型、民生改善、青年发展、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紧迫课题,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在秉持坚定立场之余,更需展现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前瞻的战略眼光。“爱国者治港”原则能否从政治理念转化为更多的治理效能,关键在于:能否洞察社会深层需求,提出管用的意见建议并推动政策落到实处,最终让广大市民共享施政成果。
观乎老将让贤、展望新人接棒,本港政坛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悄然发生蜕变:政治更有定力,制度更有韧性,人才更趋多元。这不单是一次换届,更是一场文化层面的自我更新。当一代代爱国者将责任与信念传承下去,特区的治理体系就有望在稳定中持续进步。唯有尊重选择,方能薪火相传;唯有不忘初心,才可开拓新程。
(作者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跨境法律顾问)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