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艺术 / 正文

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

香港新闻社9月21日报道 匠心工美,华彩三晋。9月19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高平市蔡志忠美术馆启幕。

香港新闻社9月21日报道 匠心工美,华彩三晋。9月19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高平市蔡志忠美术馆启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非遗展演区,高平鼓书、上党梆子、九莲灯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为博览会增添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主展馆,仿佛步入了流动的活态博物馆。晋城展位的珐华、铁器、潞绸、琉璃、彩灯、刺绣等非遗和工美作品熠熠生辉。在“叶铭泥塑”展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泫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史月明老师,正在给游客讲解泥塑作品《高平三大怪》背后的故事,“咱们‘高平三大怪’指的是——喝酒不配菜,人在辕内马在外,半夜把媳妇儿娶回来。我这次的泥塑作品和高平风俗习惯息息相关。”

图片

图片

山西素有“面食王国”之美誉,当面粉遇上匠人的巧思与妙手,做出的面塑艺术品同样散发着独特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面塑传承人陈月娥,在传承传统面塑手艺的基础上研究了新配方,使面塑作品不开裂且保存两年之久。“这次带来的两个面塑作品,以古建筑和炎帝文化为主题,希望让更多人通过面塑艺术了解高平、走进高平。”陈月娥表示,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开始学习面塑,这门手艺传到她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原展厅汇聚着三晋大地的指尖匠心与文化记忆。有以立体形态传递匠心的雕塑,承载甜蜜记忆的传统糖人,还有将传统元素创新演绎的文创产品,全方位呈现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融。在“煤公子”煤雕展位,一个个黝黑的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这是真正的‘黑悟空’!”。提起山西,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煤”,但煤炭不仅仅是能源,在这里更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成为可以带回家的摆件、伴手礼。

图片

图片

图片

景德镇陶瓷自汉唐伊始就书写了陶瓷的传奇,窑火熊熊,千年未曾熄灭,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于世。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位,琳琅满目的瓷瓶、瓷画和陶瓷文创产品映入眼帘。“我们带来的瓷艺作品涵盖粉彩、珐琅彩、高温颜色釉、青花等多种工艺,在传统手艺基础上进行颜料搭配的创新,让陶瓷作品更加契合现代审美,把我们的陶瓷文化呈现在更多人面前。”展位负责人刘书栋介绍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展馆出口处,文创产品展区人头攒动。这次参展的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了晋城六个县(市、区)的文创产品,以及火爆全网的“佛小伴”系列产品。来自太原的游客郭先生手里已经提了好几个购物袋,“这些文创产品既有艺术价值,又充满地方特色,想着带回家留个纪念。”

市民张苗高兴地说:“这些艺术作品太精美了,文创小物件也很别致,真的大开眼界。”

图片

图片

据悉,本届博览会以“匠心工美・华彩三晋”为主题,设有主题展区、标展展区、非遗展演区和户外展区4大展区,包括晋城工艺美术精品展、文创产品展、青铜艺术精品展、漆器大师作品展、太原工艺美术精品展、长治工艺美术精品展、忻州工艺美术精品展7个本省主题展厅和陕西工艺美术撷英赴晋展、四川工艺美术精品展、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内蒙古羊皮画艺术展、青海唐卡艺术展5个外省主题展厅,参展作品近万件,名家云集,精品荟萃。

本届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与传承。既展示了山西工美非遗的深厚底蕴与勃勃生机,也搭建了一个全国性交流互鉴的平台。从大师们的匠心独运到年轻一代的创意赋能,从古老技艺的活态传承到文创产品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更开放、更自信、更贴近时代的姿态,讲述着山西故事,丰富着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吴美玉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