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班主任在教室私装监控 镜头不是管理捷径 | 新京报快评

近日,长沙长郡斑马湖中学的一位学生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举报称,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被无差别监视,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由此希望主管部门责令涉事教师拆除监控。

▲资料图:一些学校的教室里配有摄像头,实时对课堂教学进行监控。图/IC photo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长沙长郡斑马湖中学的一位学生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举报称,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学生们的一举一动被无差别监视,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由此希望主管部门责令涉事教师拆除监控。

随后长沙望城区教育局表示,经查,学校确实存在个别班级自行安装监控的情况。已责令未经学校批准、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擅自安装监控的班级,立即拆除设备。

应当说,部分班主任在未经学校批准、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装监控,这是有错在先的。根据民法典,学生享有隐私权、肖像权等;另外,根据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公共监控拍摄的视频属于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都应符合相关规定。教师私装监控,事实上已经涉嫌对学生隐私的侵犯了。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中明确指出,公共监控系统应全面覆盖学校的重点部位,如学校大门、保安室、操场和其他公共活动区域等。2024年,教育部还曾要求,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各校要在楼道、天台、储物间等隐蔽场所,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然而,这些关于监控的规定,其实都未明确提到教室。

也因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可能这些班主任老师就动了心思,觉得装一下也“没什么”。而在互联网上,也有不少网民都表达了相当程度的赞同。在不少人眼中,监控确实有某些功效,可以提供管理上的便利,比如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在发生争执、纠纷时能更精准地还原现场,这成了私装监控的合理化理由。

但这种私装,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因为是老师私自安装,没有经过学校批准和协调,那么如何管理,谁有权调用,在什么场景下才可以调用,需要哪些人在场,这些完全付诸阙如。这就给了部分老师极大的操作空间,导致这些监控的使用,几乎系于老师一人之手,学生的隐私保护几乎悬空了。

而且此次事件中的学生投诉,其中一些诉求也不能忽视,如教室监控使“学生们时刻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教室监控的副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

因为,教室监控可能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环境之中,缺乏起码的个人空间感和松弛感,从而产生紧张感。教育本应是帮助学生成长为独立而健全的人,而不是在持续的紧张感里被动接受管理。教育若过度依赖监控手段,可能反倒会加剧师生之间的隔阂,甚至让校园氛围滑向“高压化”。

尤其是这种班主任私装监控的行为既没有得到学校批准,事实上也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和谅解,这必然也会进一步加剧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反倒成了滋生矛盾的导火索。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和老师之间必然充满张力和不信任,这是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只怕也要打一个问号。

从学生和老师相互信任的角度来看,监控不该成为取代沟通与信任的“捷径”。真正健康的教育关系,应当建立在尊重与理解之上,而不是依靠摄像头的无所不在。老师若总想着用监控来解决管理问题,实际上也是在逃避教育应有的耐心和责任。

撰稿/江城(媒体人)

责任编辑:朱怡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