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17日)发表任内第4份《施政报告》,他今早出席施政报告联合电台节目回应新一份《施政报告》不派消费券,指出若向每名市民派5000元(港币,下同)消费券,将用300亿元,等同兴建一个启德体育园。强调要用好财政,资源要落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政策范畴上。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庞大潜力,为加快北都发展,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指出,会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同时会简化行政措施拆墙松绑。
李家超形容,现时是出击的时间,因此政府成立有关委员会。《施政报告》提出,会为北都不同产业园区度身成立一间或多间园区公司、法定或非法定专门机构。李家超解释,北都不同地段推动不同产业,由于北都面积占全港三分之一,因此需成立多间公司,会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主持的工作组,决定就不同区块成立不同的园区公司。
他又指土地几时成熟,企业就可进驻,以免荒废土地。
外界亦关注新一份《施政报告》未提派消费券。对此,李家超提到,若向每名市民派5000元消费券,将用300亿元,等同兴建一个启德体育园。强调要用好财政,例如私人工程减少了,因此政府预留了300亿元在工程方面,刺激就业。
与此同时,政府也有在其他方面刺激经济,包括引入产业,希望可带动就业。《施政报告》亦提出11项措施,加大支援中小企,希望能为一些行业雪中送炭。
李家超提到,现时香港正面临转型过程,正如他昨日提及“从每人都买一部随身BB传呼机,到每人改买手机再难看到BB机店铺”,即使大家想保留BB机店铺,现时也没有市场。因此世界不断在变,香港社会要跟得上这个变化。
李家超表示,如今经济产业结构需要改变,只要转型成功,未来即使遇到“大风浪”,船仍然稳固。
保障本地工人就业机会是各类输入劳工计划的大前提,为打击个别雇主滥用计划,《施政报告》宣布由今日起,申请输入侍应和初级厨师,雇主的本地招聘期由四星期,延长至六星期,雇主亦必须每周参加一次劳工处实地招聘会;政府亦实施更严格的本地工人与外劳人数比例。此外,会大力打击非法劳工,包括提高情报收集,成立举报非法劳工专线,以及组织更多跨部门联合打击行动。
李家超回应听众对于外劳的疑问时表示,特区政府曾于2023年研究过香港整体劳动人口,发现较2018年减少19万,当年部分行业欠缺劳工,缺少达8万多人,其中洗碗、洗衫,乃至园艺等行业都欠缺劳工,如果相关行业没有足够的劳工,也会影响巿民,比如无人驾驶小巴,巿民就会“无小巴搭”,但强调不可滥用输入外劳措施。
至于有听众认为有外劳住在珠海,对香港经济无好处。李家超强调,工人协助香港企业继续营运,即使有外劳不住在香港,同样有经济价值。
《施政报告》也提出推广宠物友善场景,政府会推出容许狗只进入的食肆牌照,获批食肆会有明确标识,标示顾客可携带狗只进入。
李家超指出,宠物友善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推出容许狗只进入食肆的牌照属“开创性”政策,政府会就发牌细节与业界沟通,并推动其他机构于宠物经济方面作更大胆尝试。认为搞活经济靠市场“食脑”的经营者。
也有住在公屋的听众表示,难以抽到居屋,李家超回应指,居屋于未来五年将会增加五成,巿民买居屋的机会增加。
总体而言,李家超任内第4份《施政报告》的主轴离不开拼经济、惠民生,“发展”可以说贯穿了整份《施政报告》。据统计,“发展”二字出现约300次,成为出现最多的关键字,体现新一份《施政》侧重点。(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