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施政报告2025 | 霍启刚:倡建体育总部经济 打造香港成国际体育治理枢纽

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乐见2025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透过体育总会支持亚洲或国际体育组织总会落户香港,鼓励体育总会积极参与亚洲和国际体育组织工作。

过去多年,香港体育界依赖个别人士的热心与自资参与国际游说工作,为国家及香港于国际间奔走,争取国际话语权及体育发展的有利条件。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乐见2025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透过体育总会支持亚洲或国际体育组织总会落户香港,鼓励体育总会积极参与亚洲和国际体育组织工作,为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系统性支持,发挥香港“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独特优势,放大“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价值,透过“引进来、走出去”策略,落实特区政府“总部经济”政策,提升国家及香港在国际体育事务影响力,使香港成为国家体育外交的重要平台。

去年七月霍启刚偕同多位于国际及亚洲总会及辖下委员会担任职务的体育界资深人士与政务司陈国基司长会面,探讨国际话语权对国家及香港体育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商议特区政府和业界如何更好地互相合作,发挥香港优势,在国际体育组织争取更多话语权。今年六月霍启刚再度去信陈国基司长详述近年各个国际体育总会管理层的构成也随着“东升”方向变化,打破过去欧美完全主导的局面;而近年中东亦积极提出各种优厚条件,抢占国际体育组织的关键职位,国家市场份额重大,香港承担着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角色,政府应该支持本港港体育专业人士在国际体育组织内竞逐重要职位。

香港拥有地理、语言、文化及法律制度优势,完全有能力成为国际体育组织区域总部的首选地。近年不同国际总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及亚洲总会(Asian Federation)均因应国际地缘政治变化考虑迁移总部,先后有香港单项运动总会已经成功落实国际及亚洲总会落户香港,亦有总会争取国际总会落户的洽谈已经去到尾声。霍启刚建议有关政策落实时可以考虑参考瑞士洛桑模式,针对目标组织提供税务优惠、人才签证便利及办公空间支援,做到体育组织集群效应,预计可带来每年数百亿港元经济效益。

另外香港体育总会在参与国际组织工作时面临资源不足问题,难以与中东等地区的资金优势竞争。霍启刚指出,今次施政报告提出的措施可以真正支持本地体育领袖竞选国际组织职位,并开设国际体育治理培训课程,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外交礼仪及多语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考虑重点推动剑击、龙舟、壁球等香港优势项目,以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例如如武术、龙舟等的国际话语权建设。

香港运动员已在国际赛场证明实力,如今需将竞技成就转化为制度性影响力。霍启刚期望政府尽快制定“体育总部经济发展蓝图”,明确时间表及路线图,并与业界携手推动香港成为亚洲体育治理枢纽,为国家及香港创造双赢局面。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