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施荣怀:深化改革促发展 同心共创新未来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现了特区政府对于香港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和务实行动。

文|施荣怀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了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报告以“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现了特区政府对于香港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和务实行动。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这份《施政报告》既是香港全力“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进程的重要指引,也是香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部署。

施政报告公众谘询于6月16日展开,举办了超过40场谘询会,亦走进社区,与不同人士直接交流见面,从不同渠道收到超过10,100份意见书,聆听社会各界声音同诉求,并在今年《施政报告》中作出回应。报告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光与前瞻性思维。特区政府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既能快速见效,又能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今年的施政报告主题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扣,充分彰显了香港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国家和香港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报告中贯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年来,香港告别了动荡不安,社会保持安全稳定。香港从“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事实证明,“一国”原则愈加坚固,“两制”的优势便愈加凸显。

民生为本:聚焦市民关注,改善生活质素。今年的《施政报告》以民生为压轴专章,涵盖土地房屋、交通运输、医疗护理、社会福利、保障劳工、关爱共融等九大范畴,回应了市民最关切的问题。透过持续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推广“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方针等方案,充分展现了特区政府以民生为最终施政目标的理念。

改革创新:提升政府效能,加速北部都会区建设。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和“AI效能提升组”,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针对北部都会区发展,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提升北都发展的决策层次,简化行政流程,拆墙松绑,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以加快该区域的规划与建设,以释放北部都会区的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成效卓著:以数据见证发展,用实绩回应期盼。在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三年以来,特区政府注重实干,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成果显着。缩短公屋轮候时间、提高家庭收入中位数,并成功实现香港经济的由负转正,并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至3%。此外,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上升至世界第三,整体竞争力排名上升四位,人才竞争力排名两年内提升12位至世界第四。这些成绩不仅反映了香港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也体现了特区政府在推动经济与民生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

未来展望:守正创新,贡献国家与香港发展。《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令各界人士充满信心,并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未来我亦将带领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一如既往团结各界力量,支持国家发展和特区政府政策,明确新定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同心协力发挥香港优势,推动香港用好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等方面优势,守正创新,实现香港更好更快发展,为京港两地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发展大局贡献更多“京港合力”,为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