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1日电 2025年7月23日至29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和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探究孔孟足迹,宏扬中华文化”文旅考察团一行走访齐鲁,拜访了山东省文联和孔子研究院,并对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博物馆、孟府、孟庙和尼山圣境展开深入参观考察,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考察团首先拜访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何思清先生、姜慧女士会见文旅考察团团长沙浪先生和杜若鸿博士一行。何思清介绍了山东省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和山东省文联的基本情况。沙浪介绍了诗歌研究会在艺术上海纳百川,在政治上支持“一国两制”,近年举办了两届“国际汉诗杯”诗歌比赛。杜若鸿介绍了语文学会出版的期刊《语文建设(香港)》和《文学论衡》,在学术层面上推广中华文化。山东省文联办公室主任马宗前、组织联络部主任乔新江、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慈建国、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之明、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王宇鹏参加会见。
考察团拜访了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孔德立和副院长、研究员刘续兵会见考察团团长沙浪和杜若鸿一行。双方共同探讨了孔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儒家文化的全球化和国际化以及香港如何对儒家礼仪文化作出贡献等等议题。双方同意日后加强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考察团亦参观了“三孔”、孔子博物馆、孟府、孟庙和尼山圣境。在孔林,成员们祭拜了孔子墓。入孔庙,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等建筑,陶醉于每一处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在孔府观赏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了解孔氏家族在传承儒家文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孔子博物馆收藏70万件 珍贵文物,镇馆之宝是《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和“商周十供”,成员叹为观止。其后参观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衙署与宅第合一的古建筑群孟府和古树参天、碑刻林立的孟庙,其中传说因康熙年间地震形成的“天震井”,都让成员感到历史的厚重。在尼山圣境,成员了解到儒家文化精髓。
考察团团长、诗歌研究会主席沙浪(李景斌)先生强调,此次香港文旅考察团不仅是一次文化探寻之旅,更是促进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重要契机。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中华文化传播使者。
考察团团长、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杜若鸿博士指出,这次带领专家、学者、作家、诗人一日间齐访孔林、孔府 、孔庙、孔子博物馆等,意义深远!既有学术的深度探索交流,更有切身的躬行感受,深刻明白到“读万卷书,更应行万里路”!宏扬中华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
诗歌研究会名誉主席萨仁图娅女士表示,这是一场探寻孔子足迹的文化之旅,一次追溯万代宗师的心灵洗礼。“我很感动,中华文化符号的孔子永远灿亮,香港与内地文化同源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景!”
香港教育大学施仲谋教授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家传户晓的重要人物。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提倡仁爱,具体来说是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这在当时虽然不为世用,但后来却发展成为中国学术思想主流,由朝廷到民间,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今天参访孔庙、孔府、孔林,于我心有所反思焉。”
《当代诗人》杂志社主编、著名诗人毕福堂先生指出孔子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集大成者”。一个人,一个民族,知识太重要了!“知识改变命运”,他的理念、观点是奉献给华夏古国最大的“遗产”和“财富”。作为后人,永远要汲取他的精神财富。
诗歌研究会副主席木子女士表示,“入孔庙,朱门黛瓦,步履未深,心已澄然。车行至孔林,万木静立,碑石斑驳,字迹如诉千年往事。天地悠悠,圣道绵绵,行其中,不觉尘念顿息,心生敬仰。”
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康桥女士立于洙水桥头,不见流水汤汤,却更能很好地联想到孔子“逝者如斯夫”的喟叹:“这逝去的水流,带走了多少悲欢?但《诗经》里的‘河水’,依然在我们血脉中奔涌。诗歌的伟大,在于它能从时间的洪流中打捞永恒的人性碎片。”
香港理工大学讲师郑美嫦博士指出,走访山东三孔——孔林的庄严、孔庙的仪典与孔府的家风,于儒家文化实践场域中亲身体验“仁者爱人”之思想内涵。
语文学会基本会员叶植兴先生踏上长长的甬道,不期想到司马迁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孔子的容貌风神,如在眼前。“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对弟子的温和语调,犹在耳畔。
诗歌研究会顾问张继征先生表示,有幸随诗会谒拜孔庙孔府孔林、孟府孟庙、尼山圣境,真正走进了孔孟圣人的精神世界,对孔孟之道,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他将“弘毅精微”发扬光大,奉献余生的光和热。
诗歌研究会顾问许连进先生指出,参观“三孔”,追寻孔子足迹,学习其“克己复礼”之崇高思想,在人生旅途,净化自我,守住道德底线。
语文学会行政主任周瀚博士表示,此次参观,对孔子思想有了更感性的认识。相信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诗意情怀,将为文学创作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考察团的诗人、作家还有黄元元、边小嵘、李筱蓉、张武昌、许建芹、向春宇、陈如琴等。他们表示,回到香港后,将积极分享此次考察的收获与感悟,让更多香港民众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推动香港与内地在文化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