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志平
当前,中美关税战走向已成全球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这几日连续发声,称将大幅调降对华特别关税,并可能就此达成新协议。其指定对外关税谈判主要负责人、财长贝森特近来也反覆造势,甚至公开承认目前态势下对华关税战“不可持续”。
美国根本不会在关税战胜出
外界多认为,美高层的密集喊话,是美国在内外交困等多重压力下,不得不低头承认世人早已看清的“时”与“势”,关税战根本打不下去。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逆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美国从2017年底开始频繁以“长臂管辖”、技术封锁(如晶片出口限制)及透过提升单边关税挑战多边贸易体系等,包括本次245%关税,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并试图通过关税工具,重构世界经贸秩序及产业链规则。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实质已进入全球治理话语权和国际标准制定权的争夺。
众所周知,美国在1945年二战胜利后,便透过牵头成立北约等组织,企图骑劫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重要议题的话语权,称霸全世界。其后又拉起“五眼联盟”等,以胡萝卜加大棒的军事震慑策略,拉帮结派,既可消灭不听话的敌人,还能控制盟友。
美国虽然没有传统殖民地,却围绕经济殖民主义,用金融手段对他国和地区施加影响及控制,包括经济干预、货币政策、债务陷阱、跨国公司、金融衍生品等手段,从而获取大量利益和财富。有美元资本的地方,就是其殖民范围。这样做不仅摆脱了主权、人权的问题,还能披上文明、自由的外衣,不受地域限制游离在世界各个角落,作一连串惊人操作薅尽世界羊毛:包括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1985年与日本达成的广场协议致使日本经济停滞30年,1992年针对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使其通胀达2,510%,1998年美元资本横扫东南亚,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等。
此外,美国还致力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通过建立全球最大宣传舆论网络,以文化软实力入侵、殖民他国,并不遗余力地塑造其“民主、人权捍卫者及世界拯救者”的形象,占领全球道义制高点,培养大批崇美族、哈美族,不动声色控制对手精神,瓦解对手体制。这也是其在全球发动“颜色革命”屡屡得手的原因,最著名事例当属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解体。
中国须加强技术标准主导权
然而,美国强盛于美元霸权,也衰落于美元霸权。美债越滚越大、产业空心化、特里芬难题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等反噬困境,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美国是逆差国,不仅要进口商品,还要依赖外国资本,此时对华开打关税战,无异于一场“经济越战”,代价高昂且前景渺茫。在全球货币、政治与地缘秩序面临崩塌之背景下,中国应加强主导国际标准研制,这既是突破贸易壁垒的核心抓手,更是重构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战略支点。因为标准制定权的争夺不仅关乎技术话语权,更直接影响全球产业分工与规则重构。
首先,加强技术标准主导权。中美双方在5/6G、AI和量子资讯计算科学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标准竞争已白热化,华为主导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14%,与美国高通13%形成直接对抗;将中国高铁领域主导的ISO/TC 269标准,转化为国际规范;中国媒体发起的全球第一部ISO ESG IWA 48《实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框架》,赢得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票支持。其次,提升产业界在技术领域的参与度,强化竞争力。截至2023年,中国在ISO/IEC技术机构主席国占比达6.2%,提案采纳率超80%。再者,以SEP(Standard-Essential Patent)为重点强化知识产权,抢占标准制定先机。知识产权领域中的标准必要专利一直是各国关注焦点,更是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任何新东西、新系统、新药物、新论文、新方法、新用途等,都急需出台新的社会应用标准,中国各界要在SEP领域补足短板,立足战略要点。
发挥香港优势 守好“南大门”
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与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既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具备发达国家法律和市场体系相衔接的“一国、两制、三法域”独特法律优势,还拥有低税率、零关税与资金自由流动,香港企业亦可通过CEPA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同时利用国际声誉,拓展欧美、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分散市场风险。例如今年4月15日,港交所旗下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宣布,已核准首批位于香港的仓储设施,开始接收和储存其认可交割要求的大宗商品金属。
香港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国家争夺国际标准制定权。一是在香港设立由中国主导的世界标准和系统,例如西方评级指标的标准普尔、穆迪等;二是完善内地企业的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品牌国际化;三是尽快打造和设立香港与内地合作推出的一些产业评级制度及机构,例如港交所是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可能仅次于纽约,比伦敦更大,若跟内地大市场结合起来,大盘子将更可观,完全能够为全球南南和金砖等国家服务。
当然,香港作为全中国最对外开放、最与外融合、最易受外来影响的地方,美国等外部势力从未停止以港遏华图谋,此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香港必须时刻警醒,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利益和底线,筑牢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底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坚决为国家守好金融“南大门”。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