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代表学两会”座谈会现场。
香港新闻社(记者 吕泽鹏)3月13日北京电 两会春暖,万物生发。3月1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我向代表学两会”座谈会上,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香港代表处ESG总监林至颖,澳门地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与50余位台港澳学生分享了两会所见、所感、所思。
萧志伟表示,澳门回归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发展举世瞩目,这些成果无一不是惠及了澳门普通民众,这都得益于“一国两制”下国家所赋予的空间和定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担负有为澳门未来建言献策的中重任,“把基层民众的声音带去全国两会”。同时,他寄语在座的青年学子,要在全球视野、国家发展中思考未来,展现独特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林至颖说,在今年两会上,他第一次接受机器人“记者”采访,还见到了会拉花的机器人“咖啡师”,具身智能已走进日常生活,未来会融入各行各业。“大家要提前思考,如何将专业所学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他还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6G、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为香港经济找到新增长点、开拓新赛道带来深刻启发。随着“人工智能+”内涵日益丰富,港澳青年也要成为横跨多领域的“多面体”。
参加座谈会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田飞龙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涉港澳部分新增“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深化”二字,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具有政治、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丰富内涵,港澳青年应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质,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国家对外交往的语言传译者、文化互信的构建者、“一国两制”成功故事的讲述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秘书长杨鑫、副秘书长赵锋刚,澳门中联办北京联络部交流处处长司晨,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朱雪平、秘书长王松宇,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志峰,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林坡,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秋实,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蔺劼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由北京语言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何知今主持。她介绍,“我向代表学两会”专题座谈会由北京语言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港澳台办公室联合主办,延续“两会代表对话青年学子”的特色形式,通过代表委员与青年学生的深度交流,搭建起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有效平台,座谈会三年来持续创新形式、深化内涵,已成为京港青年思想交流的重要桥梁。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