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陈雪仪:文化融合科技 增厚香港人文积淀

新一届立法会即将诞生,大众都期待议会将有一批关注文化艺术及教育的议员服务香港,配合特区政府施政,加强中华文化及艺术的教育,提升全民艺术素养。

文|陈雪仪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科技的进步,除了有利经济建设,也有利文化艺术产业透过科技呈现更有人文温度的作品。故此香港要持续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必须要着力研究和推动创科与文化艺术结合。

当传统文化资源插上科技与商业的翅膀,文化新业态、产业新模式、消费新体验就会不断涌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以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呈现古迹原貌的手法已相当普遍;利用电脑生成影像(CGI)等软件创作影像、动画,技术也日渐成熟、成本显著降低,为文化产品提供不少增值空间。将独特的文化符号、美学理念,通过科技手段融入产品设计、品牌营销与用户体验中,能够突出文创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不过,当中要义是艺术科技人才不单要熟练各种先进科技,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文化底蕴作支撑,才可应用技术创作更感染人心的作品,令艺术创新破土而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艺术素养的科技人才,能确保科技发展的方向,文化、艺术与科技相互交织及赋能,才可构成驱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让我们生活更有效率,而文化艺术则让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审美、想像力与批判性思考等核心价值。最近有评论指,科技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模式和商业逻辑,甚至塑造出新的美学风格。借助新技术,文化产业得以融合更多新元素、实现“破圈”。对于香港这个中外文化交汇的国际都市,新一代在学习科技应用的同时,也需要透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本地历史、艺术特色来建立稳固的身份认同及文化自信,帮助自身在全球化浪潮中清楚自己的定位,建立一套别具个性的文化发展道路。

科技是无国界的,但文化的根脉是个人与社会稳定的基石。新一届立法会即将诞生,大众都期待议会将有一批关注文化艺术及教育的议员服务香港,配合特区政府施政,加强中华文化及艺术的教育,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最终让大家理解教育是培养“人”这个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化艺术建构国民身份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健康善良的人文价值观。我们要认识到,科技不只是创造高新产品,更可为这个都市赋予更加新颖的形象,以及更立体的内涵,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构建更完整的精神灵魂,使个人潜能得以无限提升及发挥,立足于瞬息万变的世界。

(作者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主席)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