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今日(27日)发表网志,指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在“质”与“量”上均展现出令人振奋的良好发展势头。首三季,香港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56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6%。首次公开招股(IPO)市场同样表现卓越,集资总额达1,829亿元,增幅高达229%。“量”的提升催生“质”的转变,国际投资者视香港为投资内地尖端科技的桥头堡,及地缘政治动荡下的避风港,纷纷加码配置香港市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续居全球第三、亚太区首位,与前两名市场的分数差距逐渐缩小,彰显国际金融界对香港的信心。
许正宇提到,继多家大型机构宣布计划迁册来港后,上周首宗公司迁册申请获批准,助力企业优化架构及提升营运效率,享受香港简明税制与优质专业服务。市场反应踊跃,申请及查询频繁,他相信更多优质企业将陆续迁册,立足香港作决策及管理中心,扩展业务规模。此外,公司注册处已特设专责人员统筹国企在港注册申请,并整合相关文件要求,简化流程,加快审批。内地企业落户后,重点提升跨境结算、汇款与融资服务,财资中心将成为主要平台。政府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优化税务宽减措施研究,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
许正宇指出,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优化结构性产品上市规则,联交所已发出咨询文件,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效率,同时加强投资者保障。香港结构性产品市场表现出色,连续17年居全球成交额首位,最近的日均成交额突破200亿港元。优化建议如调低衍生权证最低发行价、调整ETF作为标的证券市值门槛,将增强发行商灵活度,促进ETF与结构性产品生态圈良性互动,推动市场持续发展。
他提到,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与市场波动下,黄金继续成为重要避险资产。政府正推动加快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扩展仓储设施,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并支持成立黄金行业协会。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亦日益完善,伦敦金属交易所认可的交割仓库由8家增至12家,巩固香港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地位。
此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将持续举办国际金融盛事,如下个月初举行的第十届香港金融科技周、明年1月底的亚洲金融论坛,以及3月下旬的“裕泽香江”高峰论坛,汇聚全球金融领袖与创新企业,探讨合作与创新机遇,提升香港国际影响力,促进投资与业务扩展。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