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调查指2成7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焦虑 逾6成从未寻求专业协助

随着新学年展开,学生的开学适应和精神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香港青年协会辅导服务今天(14日)公布“2025中学生开学适应调查”结果。在5,551名受访学生中,压力指数平均为5.9分(满分10分),略低与去年(6.1分),四成三学生于新学年的压力指数属偏高水平。

随着新学年展开,学生的开学适应和精神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香港青年协会辅导服务今天(14日)公布“2025中学生开学适应调查”结果。在5,551名受访学生中,压力指数平均为5.9分(满分10分),略低与去年(6.1分),四成三学生于新学年的压力指数属偏高水平。

青协辅导服务于今年9月期间,以便利抽样自填线上问卷形式成功访问5,551名中一至中六学生,了解他们的开学适应状况。调查涵盖学生的自评压力、焦虑指数及适应状况。数据显示,27.8%受访学生有轻度至严重程度的焦虑,焦虑指数平均为25.4分,创5年新高。此外,焦虑指数亦随年级递增,由中一的23.6分升至中六的27.8分。青协表示,是次量表为学生自评结果,而非焦虑症的临床评测工具,惟情况值得关注。

据焦虑自评量表结果,83.4%受访学生曾出现“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的焦虑征状,其中56.5%表示偶尔有此感受,26.9%表示经常或总是如此。另有73%曾出现“容易心里烦乱或惊恐”,66.9%曾“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于2020年及2022年的调查,上述三项征状皆被列于首三位。调查又指,学生对“开口向人求助”的意愿普遍偏低,59.5%仅偶尔或从不求助。65.4%未曾向不同人士或机构求助。

在受访学生最感担忧的事项中,排名前三位为“成绩退步”、“学习动力低”,以及“功课/考测繁重”,分别有43%、36.7.2及34.8%,皆与学业表现密切相关,并已连续5年被学生列为最担忧的三大问题。

香港青年协会督导主任陈英杰表示,由暑假的轻松生活,回到校园的规律生活,部分学生适应过程出现焦虑状态如紧张、烦乱、疲倦等症状。学生需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态,如运用情绪日志纪录征状。若然焦虑症状越见频繁,甚至出现生理症状如心悸、头痛、失眠,持续一个月或以上,建议向学校社工寻求专业协助,进行专业评估,也可透过情绪热线或网上辅导进行匿名求助,以减低求助顾虑。

陈英杰并建议家长关心子女校园适应情况时,避免聚焦讨论成绩话题,可以多了解子女的情绪及人际关系。家长亦适宜每周期安排亲子放松活动,加强亲子联系,可提升身心健康。如发现子女持续出现上述焦虑征状,需适时寻求专业协助。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