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香港立法会会议厅。翡翠绿的领带泛着微光,与议事堂灯光相辉映,香港特首李家超面对全场议员,以强有力的声音说出:“今天的香港,站在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这过程逆转不了。”
图为李家超走出会议厅。(香港中通社记者 谢光磊 摄)
上午11时,李家超发表上任后的第四份施政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
李家超身着深色西装,连续第四年与团队佩戴由香港高校师生设计的领带,与穿着同色系的议员会心一笑,走向讲台。
记者区的相机齐刷刷对准,电脑键盘飞速跳动;议员专注聆听,不时低头记下重点;观众席上,亦有外籍人士带上同传耳机,细心听取关乎香港发展短、中、长期发展的这份报告。
绿色也是施政报告封面主色调,延续李家超上任来一贯风格,体现政府政策与香港活力的连续性、稳定性。
“让市民有更好住房、打工仔有更多收入、长者有更好照顾、青年有更好发展。”
直接、贴地、落实,这是李家超施政的一贯风格,他开宗明义:“改善民生是我施政的最终目标,民生与经济息息相关。因此,今年施政报告围绕两大主轴 —— 经济和民生。”
当阐述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时,议员们纷纷抬头,专注之情更甚。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新引擎,李家超曾多次表示对北都发展心急如焚。
他宣布将成立并领导“北都发展委员会”,针对资源分配、融资困难、统筹缺乏、法规滞后等“痛点”,提出拆墙松绑、灵活批地、精简程序等措施,回应社会期盼。
民生作为压轴专章,亦是篇幅最大的一章。重启公屋租置计划,丰富置业阶梯;延长新生子女免税额;以及十逾项精准扶贫措施等,通过九个大项、近100个小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范畴,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基础。
本次施政报告宣读持续三小时,较以往时间更长,因为这也是一份香港全力“拼经济 谋发展 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
“转型是迈向经济更强大的必经过程,这些转型背后,承载着无数香港人拼搏奋斗的故事,靠的是改革变通、自强不息。这是香港人的特质,香港成功的DNA。”
李家超宣读施政报告的尾声,声调升高、语气坚定,随后在现场掌声中,微笑离开。
在本届政府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报告中描绘的香港未来蓝图,正徐徐展开。(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