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调查: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大规模应用 57%企业未来一年投资逾10万

调查显示香港企业正积极把AI应用落地。2025年,62%的受访港企将AI整合在业务中,较2024年的47%显著上升。

香港无线科技商会主席李劲华估计,今日的施政报告将大力推动本港AI科研及应用。记者庄程敏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庄程敏)人工智能(AI)技术近年已成为各地兵家必争,企业纷纷投入应用,借助科技力量应对市场挑战。特首李家超日前亦预告今日的施政报告将大力推动本港AI科研及应用。事实上,本港企业近年在AI应用亦不遗余力,香港无线科技商会(WTIA)昨公布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港企已经将AI整合在业务之中,较去年的47%显著上升,同时八成港企更表示投资AI获利,一成更获利超过100%。调查指出,香港有条件把握AI带来的新一轮竞争优势,让创科成果更大规模走进产业。

香港无线科技商会昨公布“亚洲智慧创新大奖业界调查2025”,这是香港无线科技商会(WTIA)在文创产业发展处(CCIDA)赞助下举办之“2025亚洲智慧创新大奖”项目的一部分。调查于今年8月进行,以网上问卷方式成功访问合共300间来自香港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智能科技企业管理层,以了解业界目前的需要,与业界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

生成式AI采用率最高达73%

调查显示香港企业正积极把AI应用落地。2025年,62%的受访港企将AI整合在业务中,较2024年的47%显著上升。生成式AI成为最广泛采用的技术,香港采用率为73%,较2024年的60%显著上升,与亚洲其他地区的采用率79%差距收窄。生成式AI亦取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功能(RPA),不论香港还是亚洲均录得跌幅。

另外,61%的受访港企目前聘用不多于10名AI相关专才。首要人力挑战为需要为现有员工进行升级/再培训 (46%),其次为缺乏行业专属AI经验及招聘预算限制。在最难招聘的技能方面,行业专属AI技能(46%)与生成式AI(40%)居前,显示企业正从通用技术走向行业深度融合。同时,港企以务实策略补位:透过内部培训和使用AI工具自动化以填补人手不足,并配合外判及聘用自由职业者/合约专才以提升弹性。

57%企业未来一年投资逾10万

在投资与回报方面,81%的受访港企表示已录得AI投资正回报,其中录得0至50%回报的港企占总受访者42%;录得51%至100%回报的港企占25%;录得超过100%回报的港企约占14%。随着回报逐步清晰,未来12个月计划投资超过10万元的企业上升至57%,较去年的37%多,投资信心显著增强。

香港无线科技商会主席李劲华昨日表示,数据清楚反映香港企业大幅采用AI,特别是生成式AI带动整体应用及投资提升。他相信,若在算力经济性、行业化人才培训与清晰合规框架上再走前一步,香港有条件把握AI带来的新一轮竞争优势,让创科成果更大规模走进产业。

至于AI会否加剧裁员潮,李劲华认为两者属间接的关联,主要原因还是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而非单纯由AI推动。AI目标是提升生产力和增加收入,但很少看到是因为想利用AI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企业希望藉由AI提升效率,让员工能完成更多工作。例如,若能加快流程,便可让同样的人力做出更多的业绩。”

他认为,推动AI的关键在于其属于新兴技术,自从开始发展到目前已经大约三年以上,尚未达到可以完全智能化、即刻执行的阶段,仍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因此,内部的培训和教育都需要加强。

业界冀政策直接资助科研

李家超预告今日的施政报告将大力推动本港AI科研及应用,香港无线科技商会的调查显示,本港企业对于政府政策的支援,期望聚焦于“资助、人才、监管与基建”四大方向。最受期望的支援包括直接资助/研发拨款(55%)、升级/再培训计划(49%)、更清晰的监管指南(46%)、跨境AI合作机会(44%),以及共享基建(如算力/数据沙盒)(37%)。

李劲华认为,这些诉求与调查结果互相呼应:在回报逐步明确的同时,若能降低算力成本、扩充专业人才与强化合规路径,香港可望在AI应用层面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