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组建考察团到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调研,并与珠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商讨优化方案。
港珠澳大桥通车以来,通行量持续攀升,节假日车流高峰期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对市民及旅客出行体验造成影响。民建联考察团于8月20日到访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与珠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共商优化方案,旨在提升通行效率、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考察团成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李慧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联副主席、立法会议员陈勇,民建联副主席、立法会议员陈恒镔,以及民建联立法会议员何俊贤、黄俊硕、颜汶羽,珠海方面则包括海关、边检、口岸等相关部门。
李慧琼在致辞中感谢珠海政府各部门对港珠澳大桥的重视。她指出,港珠双方应以“用好大桥”为共识,共同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旅客体验。
邝美云表示,部分旅客通关时有使用洗手间的需求,通关高峰期易出现排队现象,导致出现“车等人”及车辆拥堵。建议可进一步优化服务设施布局,分散需求压力。另外,建议强化标识指引,以电子屏、语音广播等形式实时引导旅客,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停留和等待。
陈勇表示,是次考察讨论深入且富有成效,双方均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目标,他建议进一步推广无感通关等智慧通关技术,缩短通关时间,实现“人车共检”,让乘客无需下车即可完成通关手续,以提升香港市民及商务旅客的通关体验及便利性,促进两地人流、物流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经济融合。
陈恒镔指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深受市民及旅客欢迎,尤其在“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两地车流量屡创新高,预计年底“粤车南下”政策将进一步推高交通流量。然而,大桥现时在节假日高峰期常出现严重塞车,甚至需排队数小时,影响出行体验。为此,提出八项优化建议,包括简化通关流程、增加指示加快人车汇合、加强车辆复检提示及增加人行通关设施等,以应对未来出行需求。
民建联考察团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推动港珠澳大桥通关效率提升,缓解大桥挤塞情况,改善市民及旅客的出行体验。珠海市口岸部门代表对此积极回应,并表示已有多项优化通关项目,计划于今年国庆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使大桥口岸更为顺畅。民建联将持续与相关部门沟通,跟进建议的落实情况,并视情况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民建联人大代表等在两会上向中央反映相关意见,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