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今年首5月“港漂”被骗超4400万元 有学生被骗千万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黄智雯7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5个月,警方已接获2574宗电话骗案,当中49名受害人是“港漂”学生,较去年同期的89人下跌四成。

今年以来,针对“港漂”学生的骗案数量及金额,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惟金额仍然巨大。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黄智雯7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5个月,警方已接获2574宗电话骗案,当中49名受害人是“港漂”学生,较去年同期的89人下跌四成。其中,涉及“港漂”学生的骗款金额达4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100万港元下跌四成。

“港漂”学生单一骗案最高达1000万元

黄智雯续指,很庆幸警方早前所做的反诈骗宣传有起效,令骗案数量成下跌趋势,唯学生损失的金额仍相当之大。她提及7月10日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ADCC)刚接获一单求助案件,案件涉及“港漂”学生,受骗人于今年4月收到自称为内地官员的骗徒电话,受骗人听信骗徒言论并分开多次转账给骗徒,等醒悟后累计被骗金额已达1000万港元。

为有效防范来港新生堕入骗案,提升“港漂”学生的反诈骗意识,香港警方7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正联合多部门以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几种常见的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段,期望以此杜绝相关骗案再次发生。

黄智雯提到,2024年涉及“港漂”学生的诈骗案中,有8成受骗人在赴港第一年时已经被骗,甚至有受骗人在未开学时已经堕入骗案。她认为,骗徒正是利用受骗人未熟悉香港环境,未能及时接触本港防骗资讯,以此成为目标群体,故警方今年提前做好准备,令“港漂”学生赴港后可第一时间接收反诈骗信息。至于为何骗徒会掌握“港漂”学生的个人资料,黄智雯指,不排除学生个人资料经不法渠道泄露。

警方拆解4大骗局 冀学生提高警惕

发布会现场,警方向传媒展示数条由ADCC连同入境处、国家反诈中心及国家移民管理局拍摄的防骗短片。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高级督察温璧而介绍指,防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供“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1.有骗徒利用招聘平台或假扮商家以高薪兼职的手法,诱骗学生参与虚假交易,使学生垫付资金或提供个人资料,以造成学生财产损失及个人信息泄露;

2.有骗徒假冒内地公安或官员,利用电话或信息声称“港漂”学生涉嫌刑事案件,需要交保释金或个人资料以证清白,受骗人会因恐慌而轻信骗徒言论,导致金钱损失,或个人资料泄露;

3.“黑中介”骗案中,骗徒会以“担保录取”的借口,游说“港漂”学生交大额定金及个人资料,受骗人不单受到金钱损失,更有机会因为递交虚假文件而负上刑事责任,被遣返出境;

4.还有租屋骗案的骗徒,专门针对新来港读书的“港漂”学生,以低价租金或折扣要求学生垫付大额租金,或者将同一单位租给多人,以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

温璧而透露,防骗短片未来将于学生办证大厅及出入境大堂循环播放,以提高新来港学生的防骗意识,从而实现“两地联手,天下无诈”,共同守护“港漂”学生的人身安全及个人财产。

此外,ADCC更将赴内地城市举办反诈骗讲座,并与香港各大专院校联手开展宣传,更联同香港金管局、银行业界、地产代理监管局以及电讯商等,警方亦向银行、地产业前线人员派发防骗宣传单张,期望“港漂”学生在抵港后第一时间获取反诈骗宣传资讯。

此外,警方表示,新界南地区内有多所大专院校今年招收超过1000名内地学生,该地区拥有数所大专院校、科技园及小区屋苑,有不少“港漂”学生、专才在该区居住、生活。新界南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主任陈咏君总督察指,该区警方一直致力于宣传反诈骗,去年3月,沙田警区制作第一封警务处长的欢迎辞宣传单张,并在进入大专院校做讲座时,即场派给现场学生、家长,反应热烈。有学生在听完讲座后,了解骗徒手段,并成功帮助身边朋友识别骗徒电话,有效提升“港漂”学生的防骗意识,让公众了解到警方重视“港漂”群体。她表示,这是一个良性宣传,今年可以从新界南推广到全港其他警区。

入境处:申请人若递交虚假文书 最高可判14年监禁

入境处总入境事务主任(优秀人才及内地居民)樊建中则重点介绍几种“黑中介”的诈骗手段,他表示,有“黑中介”利用保证成功为噱头,期望透过虚假承诺招揽生意,并要求申请人缴付高昂订金,但“黑中介”收到申请人的申请费后,并没有将申请交给入境处。此外,有“黑中介”为了招揽生意,故意为不符合签证资格的人士伪造学历文件,以获取在香港就读或者工作的签证。

对此,入境处严正声明,入境处设有机制,就满足签证或者进入许可的申请进行严格审批,不存在任何保证获批的特别渠道;所谓的“保证成功”纯粹是失实及夸张的宣传伎俩,申请人切勿误堕骗局。若发现有人使用虚假资料,入境处必定追查到底绝不姑息,即使申请人透过中介递交申请,也要确保递交的资料是正确及真实的;若申请当中涉及虚假文件,申请者本人亦都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最高罚款15万港元及监禁14年。

樊建中提醒所有申请人,各项入境计划申请流程以及所需文件,已经很清晰地列在入境处官网,申请人可以在线上试行办理申请,过程简便快捷,不需要透过中介申请。他提醒市民,除非是使用香港入境处的预约提示服务,否则入境处是不会用预录语音形式致电市民,更不会电话转移至其他机关,不会要求大家提交个人资料。

他说,入境处留意到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宣称“交3000万加密货币即可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资格”,这些都是虚假信息,重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申请资格是根据相关的法例处理,市民要提高警惕。

警方强调,临近开学季,即将赴港求学的内地学生需提高警惕,提升防骗意识,如遇疑似骗徒致电,应尽快告知家人并联络警方,或致电“防骗易18222”热线,切勿轻信他人,堕入骗局。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