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吴杰庄:加强维护网络安全 严打网络诈骗

随著科技迅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愈加依赖网络,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以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网络诈骗罪案日益猖獗,而且犯案手法层出不穷,无孔不入,网络安全不仅影响个人财产,更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至国家安全。

文|吴杰庄

随著科技迅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愈加依赖网络,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以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网络诈骗罪案日益猖獗,而且犯案手法层出不穷,无孔不入,网络安全不仅影响个人财产,更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至国家安全。

特区政府保安局近年在维护网络安全和打击网络诈骗的工作不遗余力,努力有目共睹,就如迅速制订《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草案》,在今年初得到立法会三读通过,这是香港第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立法,旨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网络威胁,确保必要服务以及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可靠运作,有力保障香港的网络安全。笔者期望特区政府未来继续不断完善和提升网络安全和反诈骗工作。

虽然,香港目前有法规应对网络罪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用以防止罪行的法例,原则上都适用于网络世界。但正所谓“道高一呎,魔高一丈”,全球各先进地区的网络诈骗罪行近年也有持续上升趋势。根据警方数字,香港去年录得44,480宗骗案,损失金额达到91.5亿元,其中约六成为网上骗案,几乎每14分钟便有一宗。

笔者一直关注网络诈骗问题,在2023年提出“全面打击网络诈骗罪行”议案,并成立“民间反诈骗大联盟”,期望结合地区人士和业界力量防范诈骗罪行。从笔者接到数以百计的求助个案中察觉到,由于不少案件涉及骗徒身处海外,增加破案难度,笔者认为,要有效打击网络诈骗,必须有策略针对网络骗案发生后拦截可款网站的资金流向,堵住骗徒将钱转走,低骗徒的获利机会,同时加强与海内外各个执法部门合作和交换情报,尽快在全球侦缉幕后主脑,并冻结其资产,务求做到“打蛇打七吋”,直击网络诈骗的要害。

事实上,多个海外地区也有这类针对性的打击网络诈骗措施;例如新加坡早前通过《防诈骗保障法》,授权警方在合理怀疑有民众遭到诈骗、可能向骗徒汇款时,向银行发出限制令,冻结受骗人银行账户并限制交易;马来西亚就推出反诈骗平台,当民众遭遇诈骗时,只要拨打相关号码,平台就会启动,通过AI等技术识别可疑交易,帮助受害人追踪资金流向。

另外,欧盟亦设立反欺诈办公室(OLAF)协调跨国反诈行动。内地执法部门就借助金融科技公司之力,将技侦战法和区块链大数据资料,运用到加密货币案件中,在多个省市侦破加密货币犯罪案件,追回上百亿元资金。

除了打击罪犯,也要加强对受害市民的保障。内地的反诈骗法规和措施中,除了预防和打击,也提供了“救助”机制,包括运用商业保险和基金去分摊普罗市民遇骗受害时的损失,例如内地早年已有支付平台便联同保险公司推出“防电讯诈骗保险”。欧盟则订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减少因数据泄露导致的诈骗,同时设立诈骗责任转移制度,若银行或金融机构未能完善客户身份验证等程序,令客户蒙受欺诈损失,银行需要承担责任。

笔者建议政府牵头建立一个跨界别的协作制度,有系统地组织金融业界、电讯业界、互联网业界、科技业界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更好地透过高科技手段,从源头堵截网络诈骗罪行,消灭网络诈骗罪行于未燃,建构更好更有力的反网络诈骗系统,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和反诈骗效果。

总括而言,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最复杂、最严峻的社会安全问题之一。要有效维护网络安全,必须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整体防护能力、提升互联网核心技术、打击虚假信息、防范网络犯罪及骇客攻击等等。不仅需要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还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适时提出优化措施。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