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恒
美东时间7月1日凌晨,美国参议院议事厅灯火通明。历经27小时激烈辩论与“表决马拉松”,副总统万斯投下打破僵局的关键一票,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以51∶50的微弱优势惊险过关。
当计票屏幕亮起最终结果,共和党人疲惫的欢呼与民主党议员的愤怒斥责交织,940页的“大而美”法案,看上去并没有想像中的“大而美”,而更像是一个国家走向分裂的倒计时。
该法案核心条款呈现三大矛盾性特征:劫贫济富的财税改革(将企业所得税从21%降至15%,同时削减800亿美元社会保障支出)、军事扩张与民生压缩的失衡(军费飙升12%至8860亿美元,却取消学生贷款减免计划)、气候和能源政策的倒退(撤销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恢复化石燃料补贴)。这种政策组合拳本质上是通过牺牲社会公平与环境正义,换取短期经济增长数据。
这个法案的“难产”,就说明了其蕴含的争议之大。法案的通过堪称一场共和党内部的“刀锋行走”。参议院投票中,三位共和党人临阵倒戈,投了反对票,多亏了担任参议院议长的共和党籍副总统万斯在50票赞成、50票反对的“平票”情况下,投出了“打破僵局”的一票,该修正案以51比50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美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将在特朗普设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前争取通过该法案。
6月30日,特朗普曾经的“政治盟友”马斯克,再次猛批特朗普力推的所谓“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他连发数十条帖文,称那些支持该法案的议员应该感到羞愧,并表示,如果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
此刻法案已移交众议院,共和党在众议院仅有的微弱多数优势(220-212席)岌岌可危。民主党领袖杰弗里里斯更斥其为“饥饿儿童的食物剥夺者”。特朗普虽宣称“人人皆有所得”,但政治现实暗流汹涌。
当减税红利倾向富豪而福利网千疮百孔,“大而美”法案正在系统性撕裂美国社会。这种撕裂首先体现在阶层鸿沟上:年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群体每年净损失逾1000美元,而顶层10%的收入增长4%。“代际掠夺”更触目惊心——无党派机构指出,债务激增本质是“年轻世代向老年人的财富转移”。
地域矛盾同步激化。医疗补助削减对西弗吉尼亚等贫困州冲击最大,那里每4人就有1人依赖补助;而高税率州中产因州税抵扣限制不满,共和党在缅因、北卡罗来纳等摇摆州的选情骤然承压。更深远的是产业战争:传统能源业因补贴回流欢呼雀跃,但新能源行业预计损失20%的新增装机容量,特斯拉等企业面临寒冬,难怪马斯克坐立不安,强烈反对。
这些裂痕共同指向一个幽灵般的预言——美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李峥警示,法案将推动“两个美国”的鸿沟持续拉大,终将导向“不可控的混乱终局”。
随着法案移交众议院,共和党议员们在独立日休会前迎来最后摊牌。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宣称:“如果法案通过,第二天就会成立‘美国党’”——这场政治豪赌已超出经济范畴,成为点燃美国社会裂痕的引信。
无论最终是否通过,“大而美”法案都不能让美国实现“大而美”,它揭开了美国价值观最尖锐的对立:当减税的盛宴由富豪独享,而贫困者医疗卡与食品券被抽走,那个“人人生而平等”的国本正在动摇。历史将证明,撕裂一个国家最锋利的刀刃,往往藏在名为“美丽”的鞘中。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