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4月26日电 备受讚誉的特别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展开全球巡迴,首站将于4月26日至7月27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在上海站后将继续作全球巡迴展出。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于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由M+主办并于香港首展。上海站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M+联合主办。两间博物馆于2024年签订合作意向书,是次展览即为其中的成果之一。配合展览开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今天举行开幕圆桌“反思、偏见、实践:贝聿铭与中国”。两间博物馆亦将于6月19日共同主办一场免费公众讲座,作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6月18日至22日举办的“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的其中一项活动。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现场,2025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图片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经过七年筹备,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深具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首个全面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由M+设计及建筑策展人王蕾、荷兰鹿特丹Nieuwe Instituut馆长兼艺术总监及候任伦敦Zaha Hadid Foundation总监陈伯康共同策展,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于M+举行,在这为期半年的展期,共接待了逾二十二万五千位访客。
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其人生与事业,亦由权力关係、複杂的地缘政治、文化传统和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城市风格互相交织,形成绚烂繁富的经历。他的跨文化视野为当代世界奠下了基础。
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近距离探索贝聿铭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主题不但充分展示贝聿铭独特的建筑手法,更将其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此展览获得贝聿铭遗产管理委员会和贝考弗及合伙人事务所(该公司由贝聿铭共同创立)的支持,展出逾400件展品,包括一系列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相片、录像和其他档案纪录,当中不少展品为首次在中国内地公开亮相。
开幕圆桌“反思、偏见、实践:贝聿铭与中国”于今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汇集建筑界业内人士、教育家与评论家。圆桌由丁沃沃、黄文菁、刘克成、柳亦春、林兵和柯卫开展对话,由王蕾主持。
作为“2025上海西九文化周”的一部分,M+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于6月19日共同主办一场免费公众讲座,由贝聿铭的儿子、建筑师兼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及创始人贝礼中与艺术家徐冰主讲。讲座由王蕾主持,深入探讨贝聿铭对当代艺术的兴趣、他与艺术创作的渊源,以及他在建筑设计上与艺术家的紧密合作。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巡迴至上海后,将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移师多哈卡塔尔博物馆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展出。(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